![答谢中书书教案(精选多篇)[本文共2914字]](https://img.hxli.com/upload/5151.jpg)
第一篇:《答谢中书书》教案
《答谢中书书》教案
教学目标:
知识和能力目标:
1、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。
2、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、布局的匠心,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。
3、背诵、默写全文。
过程和方法目标:
1、通过诵读把握文意,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。
2、通过想象再现景象,领会文章的意境美。
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: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,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。
教学过程:
一、由《三峡》引入新课。
二、介绍课题、作者。
本文虽短,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。“答/谢中书/书”——写给谢中书的信。注意断句。明确两个“书”的含义。第二个“书”即书信,古人的书信又叫“尺牍”或曰“信札”,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。多记事陈情。
陶弘景:(具体见课本注释)
三、指导学生朗读课文,整体感知课文。
一读:朗读。
要求读准字音、读通文句、读出节奏。
本文多为四字骈句,朗读节奏为二二。散句以句意来定。
二读:默读。
对照注释,借助工具书,理解文意。
教师酌情解决难字、句意。指名讲出文章大意。
三读:品读。
1、找出文中用的好的词,说出其妙处。(学生悟读,交流发 ……此处隐藏1969个字……
第五篇:五月份月汇报课《答谢中书书》教学反思
五月份月汇报课教学反思宋玉姣 《答谢中书书》教学反思一、优点:1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古人讲“书读百遍,其意自现”,个人的教学实践也让我切实体会到“读”是理解文章的最好途径,五月份月汇报课《答谢中书书》教学反思。因此,本节课,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,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,教学的重点落在“读”上。具体做法是:(1)、自读,读准字音,停顿准确。(2)、范读,通畅流利,感情饱满。(3)、译读,读懂原文,理解内容。(4)、诵读,熟读成诵,当堂背诵。从实际效果来看,充分的朗读为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,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铺平了道路。2、发挥学生想象,体会意境美,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教材选录这类内容浅显,短小精悍,文辞优美的文言文,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古文的语言风格,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,因此上这节课时,我就安排了一次口头作文,让学生借助想象,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文中的景致,这样学生们对山川之美和作者凝练优美的语言特点有了更深的感受,教学反思《五月份月汇报课《答谢中书书》教学反思》。 二、不足:1、课堂缺乏高潮,一堂好课必须有高潮,我认为本堂课的高潮应该是最后的体会意境这一环节,但课堂实际并非如此,许多学生难以用优美准确的语言来进行表述,我想不是学生们缺乏想象力,而是缺乏表达力,缺乏语言的积累,这可以说是语文课堂的悲哀,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,这也是我应努力的方向。2、对作者的思想挖掘的不够深入三、改正措施1、加深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,多多参考优秀教案,集思广益,不做一家之言。2、加强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,由课堂延伸到课外,由课本拓展到生活,多阅读,多积累,多表达,多感受。
教研活动